水泥排水管的抗渗性能是衡量其质量的核心指标,直接关系到管道在地下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排水系统的安全性。地下水分、腐蚀性物质若通过管道渗漏,不仅会缩短水泥排水管寿命,还可能导致地基沉降、污染地下水,因此提升抗渗性能需从生产工艺、材料配比到后期处理多环节协同优化,形成系统性技术方案。
原材料控制是水泥排水管抗渗的基础,核心在于混凝土密实性。选用强韧性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,其水化反应充分,能形成致密胶凝结构;搭配级配良好的洁净砂石骨料,可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,避免形成渗漏通道。同时,掺加适量粉煤灰或矿渣粉,能填充水泥颗粒空隙、改良微观结构,降低渗漏风险;特殊腐蚀环境用水泥排水管,添加适量防水剂,可进一步提升抗渗等级。
生产工艺优化对水泥排水管抗渗性影响显著。离心成型需按管道直径控制转速与时间,让混凝土充分密实、减少离析;悬辊成型要调整辊压力度与时间,确保管壁厚度均匀、密实度一致;振动成型需优化振捣参数,避免过振导致骨料下沉、形成薄弱层。此外,模具合模处需用密封件密封,螺栓按要求拧紧,防止漏浆产生蜂窝麻面,留下渗漏隐患。
后期养护是保障水泥排水管抗渗性能的关键。蒸汽养护需控制升降温速率,避免混凝土因温度应力开裂;自然养护要保证混凝土表面持续湿润,确保水泥充分水化。大口径水泥排水管可在管体内壁涂刷专用防腐防渗涂层,通过物理隔离增强抗渗能力。
水泥排水管抗渗性能提升需原材料、工艺、养护全链条协同。只有严格把控各环节技术要求,才能打造抗渗优异的水泥排水管,延长使用寿命、降低运维成本,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稳定运行,为地下基础设施安全筑牢防线。